汽车配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谁解植棉之困产棉大市种植面积5年减少超6成

谁解植棉之困产棉大市种植面积5年减少超6成

“虽然今年的棉花还没有开始播种,但预计德州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还要下降,会下降至110万亩左右。”25日,德州棉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俊凯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

仅仅在5年前的2008年,德州的棉花种植面积还高达290万亩,5年间减少超6成,下滑幅度可谓惨烈。

棉花种植面积的下滑,正在给当地经济带来广泛的影响。导报记者调查中了解到,在承办过两届全国棉花交易会的夏津县,曾享誉全国的棉花交易市场如今已经沦为家具批发城,在此周围聚集的近40家棉花加工厂,已从极尽繁华变为一片破落。

加工厂风光不再

作为全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夏津素有“银城”之称。沿315省道出城3公里来到塔坡村,这里曾经是全国知名的棉花集散地,夏津棉花交易市场就坐落在此。但如今,占地500多亩的市场,满眼尽是一片冷清的景象,看不到任何棉花交易的场景。一个个庞大的棉花仓库,如今或者闲置,或者成了家具仓库。

在塔坡村315省道沿线,坐落着一个个棉花加工厂,但这些厂子如今是一片破落景象,部分已经改造为加油站、废品站、仓库等。

在夏津棉花交易市场周边,胜利棉厂是仅存的几个未关门的棉花加工厂之一,其总经理张庆侠从事棉花行业已经有20多年,亲眼目睹了周边地区从繁华到破落的兴衰变化,谈及过往他一再感慨:“风光不再啊!”

棉花作为战略物资,在改革开放后仍长期实施“统一调拨”的经营模式。直到1995年,夏津县作为作为第一个试点,其交治疗老年癫痫病的方法那种好易市场向全国开放。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夏津县都是全国最重要的棉花交易聚集地之一,塔坡村则是这一聚集地的核心地带。

“当时,全国各地的棉花都运到塔坡来,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很多人不知道夏津县,但知道山东这边有个棉花市场。”张庆侠回忆道,“棉花收购季节,315省道前后三四公里都会被堵得水泄不通,要横穿马路都得挤着过去。”

棉花市场的火爆,还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住宿的,饭店小吃,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谈笑声,一片热闹,每天都像是赶大集。”张庆侠说。

在高峰时期,仅塔坡村就有三四十家棉花加工厂。“但这些年,棉花行情不好,棉厂的羊羔疯怎么样治疗生意不好做,一个个都倒掉了,大部分厂子的机器都已经拆掉。现在还没关门的,也就10来家,也是在困境中挣扎。”张庆侠说,“我们春节前收了几百吨棉花,没挣多少钱,连利息都不够。春节后就停工了,机器设备都在那里闲置着呢。”

今昔对比,张庆侠感慨不断:“以前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如今,一个个都垂头耷耳了。”

张庆侠他们之所以还没关门,是因为不忍心放下从事20多年的行业,他还在等待机会:“再熬熬,看看行情能不能转好。”

政策、棉源两头挤压

对于棉厂生意不好做的原因,张庆侠看得很清楚。一方面有政策的因素在里面,“以前,夏津县的棉花市场最先开放,其他地方棉花加工厂少,大家都来夏津,现在各地都有棉花加工厂了。而且,这些年国家收储,只收400型机器加工的棉花,而夏津大都是200型的机器,全县400型的加工厂只有十六七家。”此外,棉花来源也是大问题。“棉源不足,棉花加工厂吃不饱。”

夏津县供销社主任邱立昌也向导报记者分析,夏津塔坡村棉厂的衰落,一方面是这些加工厂自身原因,“技术落后,都是200型的机器,加工能力、加工质量都不如400型。夏津及周边棉花种植面积下滑,棉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夏津县棉花行业协会秘书处王安军向导报记者表示,夏津县棉花种植面积最高时达近70万亩,但近几年连续下滑,至去年已只有46万亩左右。“今年有可能下降至40万亩左右。”

其实,夏津棉花种植面积下滑的速度尚算“温和”,整个德州棉花种植面积下滑速度更为惊人。马俊凯介绍,在2008年,德州市棉花种植面积还有290万亩,此后逐年下降,至去年已经下降至130万亩。今年,根据已经耕种的小麦推算,棉花种植面积将继续下降至110万亩左右。

与德州下挫相伴随,山东全省的棉花种植面积也在下滑。马俊凯表示,山东植棉面积在2008年还有1332万亩,2009年降到1200万亩,2010年降到1170万亩,今年有可能首次跌破1000万亩。

近几年来,与山东临近的河南、河北等传统产棉大省,棉花种植面积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储棉花信息中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黄河流域今年种棉意向面积为2219.2万亩,同比下降9.3%。其中,山东下降4.5%,河南下降12.4%,河北下降13.3%。

规模化或成拯救者

棉花种植面积何以不断下挫?

导报记者25日来到夏津县种棉大村范楼村,其村委书记范玉东表示,该村有4300多亩土地,其中大部分是盐碱地,只适合种植棉花。但这些年陆续有治疗癫痫最好的医生农民改种粮食,今年改种粮食的已经有1300多亩土地。“主要是种棉不划算,还耗工。”

马俊凯也向导报记者分析,“2008年以来,德州地区8月至9月底经常出现连阴天气,对棉花采摘影响很大,降低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根据去年的产量及价格,种棉的每亩收益有1300元左右,而种粮的收益能达到1600元。即使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以现在价格计算,种棉收益也不会超过种粮。”

此外,种粮耗工较少,且已广泛采用机械化。而种棉机械化程度低,且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工,使农民常年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也是他们弃棉改粮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棉花种植面积在下降,但中储棉花信息中心的秦雷向导报记者分析,未来还会保持一定的量,这对于保持国内棉花总体供应量有较大意义,且对于一些盐碱地来说,改种粮食的成本较大,还会继续种植棉花。

对于未来,有人提出用规模化种植来代替农户单打独斗的模式,以降低棉花的种植成本。导报记者了解到,在夏津已经出现一些种棉大户,但他们尚难称得上规模化种植。

在范楼村,杜海霞是最大的种棉大户,去年种了40多亩棉花。“但土地都是租用各家各户的,很分散。在种植和采摘时还需要在外伤性颠病治疗用什么方法好每一小块地上运作,并不比单个户节省成本。”范玉东介绍说。

邱立昌也在琢磨着规模化种植,而且已经着手运作。目前,他已经通过土地流转盘下200亩整块土地,“我们想做一个试点,用机械化作业种植、采摘棉花。方案已经做好了,下一步将争取省供销社对我们进行一些支持。”

“就看他们的了,如果他们机采棉的试点能够成功,把成本降下来,也许还能挽回棉花种植面积下滑的趋势。”马俊凯说。